联系电话:
021-69156252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对电网安全、稳定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传统的运行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变电系统的运行和维修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首先指出现有变电站存在变电运维辅助系统联动性差、变电所难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安全设备不健全、反偷盗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引出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随后分析了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优势、系统组网方案和组织结构;结尾提出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整体应用思路,建议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加强蓄电池的管理和监控,以此推动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变电运维;远程管理系统;智能化
1.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各个行业对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家电力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变电站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要建设和管理这些变电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应用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变电站的每一台设备,同时能够让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变电站设备的故障,并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文章探讨变电站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并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变电站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的改造有所裨益。
2.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背景
2.1 变电运维辅助系统联动性差
变电站的辅助平台缺乏互联性,需要采用现代化的远程监控系统辅助。有些变电站的消防、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部分独立运作,发生紧急事件时,一旦网络连接被切断,或者出现突发情况,这些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它们之间的联系会受到阻碍,只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进行人工监测。这不但会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而且也会给员工带来更大的工作量。
2.2 变电所难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采用温度表对变电所周边环境进行测温,然后根据温度表显示的温度进行相应的调节。该方法不适合于变电所的实时监测,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难以达到较好的监测效果。在此背景下,无法自动控制变电所温度,也难以提高能量
利用率。
2.3 安全设备不健全
在国内的变电站中,通常采用的是机械锁具,虽然这种锁具的生产厂家较多,生产难度小,但是无法记录具体的开启时间,发生事故后难以追究责任[1]。
2.4 缺乏健全的反偷盗措施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国内很多大型变电站都建造在偏远地区,导致部分变电站存在失窃问题。目前,部分变电站采用的监控系统结构还较为落后,即通过监控设备记录盗窃的过程。由于缺乏有效的警报措施,很难阻止或干扰盗窃行为,不能保障变电站的正常工作。
3.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概述
3.1 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特点
3.1.1 维稳性
将智能技术运用到变电站中,可以实现对机器设备的数字化控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合理地分析和执行有关调度指令,能保证机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变电运维中,采用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创新了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并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设备,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维护,从而为变电站的整体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3.1.2 自动化
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要实现对变电站的自动管理,通常要做到两点:一是设备的管理,二是变电站的经营。设备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借助信息化的方式整合变电站内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以此实现相关电气设备的管理,保证整个变电站的集成。利用智能技术,强化了数字平台的构建,进而保证了电网的正常运转,保证了电网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以优化变电站,提高电网的质量和效率。
3.2 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优点
3.2.1 实现系统的集中管理
变电站的网络异常诊断主要有站控层网络异常诊断、过程层网络异常诊断。通过 CAD 模式的对比,实现了对远程动态信息的实时审核,以及系统的集中管理。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可以使原有设备在日常维修中与系统直接连接。
3.2.2提高运维效率
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可视化技术监测相关内容,并对内部环境、退出时间、状态信息、设备资源信息、人员管理信息等远程数据进行查询。采用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不但能够提高设备的检查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变电站的操作效率和维修效率,降低设备的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
3.2.3 远程处理各种事故
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使用 VNC 技术实现远程图像操作,进行远程重置和紧急处理。当发生紧急事故时,智能远程管理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事故现场的设备,并能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和判断事故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尽管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具有上述优势,但该系统的技术水平较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3.3 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组网方案及组织结构
在工艺结构层面上,智能化系统可以分为保护层、监控层和测控设备层。保护层包括变压器、隔离开关、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监控层包括系统测控装置、监测装置、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测控设备层包括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整个系统中的所有先进的智能设备,从而实现智能化运行。通过智能化系统技术可以实现对设备的监测,并协助完成数据采集和交互 [3]。智能变电站的功能包括智能变电站巡检、智能设备监控、系统自检等。智能变电站的远程监测技术主要是在原有的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中添加智能功能,使其运行管理更加便捷。
3.3.1 系统组网方案
变电站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由变电站与运检两级联网,可以实现对变电运行的智能化、远程管理。各分站运行检验装置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变电站的现场数据,并进行一些基础的分析,以及报警、联动等;主站的监控主要负责对各个变电站的数据进行系统管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报告,以及管理日常的运检业务。智能变电站的远程管理系统须具备独立的工作能力,当网络突然中断时,系统需要继续工作;系统须将所有的数据和结果都保存在本地,这样系统才能在联网后自动补充历史数据。
3.3.2 系统组织结构
通常来说,变电站的监控、消防、入侵报警等设备都相对独立,如果出现了一些意外事故,这些设备之间的交流会出现问题。为此,将“支持二级组网"理念引入变电站的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对变电站内部的各个独立设备进行智能化的监测与管理。在主站设立监测台,统计和分析全站的数据,并汇报结果,管理运检业务。该系统能在网络发生故障时独立工作,并能及时获得和维护局域网资料,从而改善变电站的运营管理。
4.安科瑞变电所运维系统的介绍与选型
4.1概述
AcrelCloud-1000变电所运维云平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讯等技术开发的云端管理平台,满足用户或运维公司监测众多变电所回路运行状态和参数、室内环境温湿度、电缆及母线运行温度、现场设备或环境视频场景等需求,实现数据集中,集中存储、统一管理,方便使用,支持具有权限的用户通过电脑、手机、PAD等各类终端链接访问、接收报警,并完成有关设备日常和定期巡检和派单等管理工作。
4.2应用场所
适用于电信、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科研、农林水利、商业服务、公用事业等行业变配电运行维护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
4.3用能月报
用能月报支持用户按总用电量、变电站名称、变电站编号等查询所管理站所的用电量,查询跨度可设置为月。
4.4站点监测
站点监测包括概况、运行状态、当日事件记录、当日逐时用电曲线、用电概况。
4.5变压器状态
变压器状态支持用户查询所有或某个站所的变压器功率、负荷率、等运行状态数据,支持按负荷率、功率等升、降序排名。
4.6运维
运维展示当前用户管理的有关变电所在地图上位置及总量信息。
4.7配电图
配电图展示被选中的变电所的配电信息,配电图显示各回路的开关状态、电流等运行状态及信息,支持电压、电流、功率等详细运行参数查询。
4.8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展示了当前实时画面(视频直播),选中某一个变配电站,即可查看该变配站内视频信息。
4.9电力运行报表
电力运行报表显示选定站所选定设备各回路采集间隔运行参数和电能抄表的实时值及平均值行统计。
4.10报警信息
对平台所有报警信息进行分析。
4.11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页面可以发布巡检或消缺任务,查看巡检或消缺任务的状态和完成情况,可以点击查看任务查看具体的巡检信息。
4.12用户报告
用户报告页面主要用于对选定的变配电站自动汇总一个月的运行数据,对变压器负荷、配电回路用电量、功率因数、报警事件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列出在该周期内巡检时发现的各类缺陷及处理情况。
4.13 APP监测
电力运维手机支持“监控系统"、“设备档案"、“待办事项"、“巡检记录"、“缺陷记录"、“文档管理"和“用户报告"七大模块,支持一次图、需量、用电量、视频、曲线、温湿度、同比、环比、电能质量、各种事件报警查询,设备档案查询、待办事件处理、巡检记录查询、用户报告、文档管理等
5.系统硬件配置
6.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的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是以现有变电站的影像与环境监测为基础,利用智能化的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更新变电站智能化管理系统软件、硬件设施、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并结合变电站的操作检验规范和程序,为变电站的运行检查提供技术支持。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采用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有序。
参考文献:
[1] 陶乾. 智能变电站运维关键技术的研究[D]. 济南: 山东大学, 2020.
[2] 黄巧娜. 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探讨[J]. 光源与照明, 2020 (11) : 56-58.
[3] 沈伟, 戴飞, 沈建强, 等.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
[4] 冯明亮.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2(03):222-224.[5] [5] 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2.5版.